大學讀書會#19:【商管】哈佛商業評論:成長策略

「成長策略 哈佛商業評論」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開始之前,哈佛商業評論是少數兼顧實用與學術嚴謹性的期刊,曾經推出過一系列針對特定商業類別、議題、面相所收錄的精華文章,本書即是其中一本,名為成長策略。針對企業成長的策略選項,包含收購、多角化、跳脫競爭的藍海市場、長期組織創新,總共選了八則專欄文章,雖然有部分的已經不再具有高度啟發性,但其中仍有不少可以對目前企業的發展模式進行印證。

發掘需求:找出顧客的妥協與折衷
根據作者定義,折衷是在各種替代方案中做取捨,選擇自己的偏好。妥協則是毫無選擇的餘地。例如晚上點過後,家附近還有販賣食物的店面只剩下超商,只好選擇微波食物,這就是妥協。然而中午工作外出,由於地點遠近跟方便程度,選擇了就近解決,這是考量了許多選擇後的折衷。

折衷容易被察覺,妥協則困難許多,然而察覺妥協並填補,則可以釋放出新的需求。例如休旅車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轎貨兩用車的載貨量不足,以及大型廂型車缺乏駕駛樂趣的缺點。抑或是油電混和車解決了電動車的續航力不足,還有傳統車的高汙染問題,都是藉由發掘顧客的潛伏性不滿,滿足並提供折衷選項的產品。

跳脫競爭:發掘產業藍海
遵循藍海發掘的曲線,面對競爭者,針對自身企業中,過度設計的部分進行降低,被忽略的曲線進行提升,創造競爭力。這篇專欄是同一位作者所撰寫,是藍海策略的雛形,更細節的部份可以參考之前所撰寫的大學讀書會#14:【商管】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

收購:不執著於綜效
以往我們對於非惡性的收購,多半而言是傾向認為被收購公司具有收購者所需要,能發揮綜合效益的資產。例如垂直收購,整併供應鏈,達成自有化即是一例。作者為麥肯錫的顧問,經過對21家成功收購者的分析,有不少公司藉由從事非綜效性的收購,獲得高報酬率。

作者本意並非否定綜效性的收購,而是提供非綜效性作為另一個重要選項。非綜效性的收購可透過積極尋找適合接手的人選,提供如薪資提升等巨大誘因給高層主管並推動變革與創新,直接改善被收購公司的營運績效。

除此之外,也要授予被收購公司高度的自主性。盡可能使用扁平化的企業架構,讓部門與企業本身高度自主化,加上推動被收購公司的企業高層主管持有大量股份,確保經理人員負起營運責任,難以承受失敗。

多角化:策略性資產的評估
多角化是企業的一個發展方向,例如可口可樂進軍茶、酒等飲料商品,星巴克也曾發展唱片、甚至想要進入影視產業,然而多半以失敗告終。多角化的成功難以預測,作者提出,企業需要自問的評估方式是分析出企業本身具有的策略性資產,是在目前市場中,本公司有能力做得比任何競爭者要好的事情,而非單純以公司置身的行業本身作為自身定義的依據。

例如可口可樂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它的物流能力,能夠將物料順暢配送至世界各地。發展多角化經營,需要評估進入的行業,自身現有的策略性資產是否符合。此外,自身持有的多種策略性資產還要評估能否在被分割拆解的情況下依然順利運作,舉例麥當勞至少具有兩項策略性資產,如物流、店面內的資源與人力配置能力。然而在進軍的多角化經營當中,假如僅有一項策略性資產能夠充分運用在新事業,那這一項策略性資產未必能在被分割出母企業其他元素的狀況下充分使用,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曾經寫過有關星巴克的文章大學讀書會#7:【商管】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其中,星巴克在品牌商品化,進軍多角化經營的過程中就有發生過相關的問題,犧牲了原先的品牌定位,更花了不少工夫去重新找回星巴克原有的經營模式並改革創新。

活水企業:發展組織學習
長壽的企業多半能夠適應改變,擁有不斷創新並調整企業的能力。組織創新是個必要的要件。

本篇文章整理出了企業必須滿足的幾項要點:
1.     企業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活動個體,這些個體具有團體性。
2.     這些個體當中,有一部分的個體具有創新的能力。
3.     企業必須提供能夠快速散播創新的體系。
如此一來,小規模的創新能夠快速的在企業的互動個體中不斷傳播與推進,協助企業適應環境。
本篇文章的觀點與1990年代,研究長壽企業的著名管理書籍「基業長青」不謀而合。

結語
哈佛商評所出版的這一系列書籍不得不承認有些年代,但其中所提點的管理思維在現代仍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算是替企業成長提供了不少指南,也指出了不少陷阱。關於組織創新,其實不單單只應用在企業,在學校的教學環境也是如此,實體的讀書會交換意見分享,或是精實創業所提倡,不同部門的coworking,都是充分發揮組織創新的要件之一,這本書讓我學習到不少,在這邊推薦給讀者們。


大學讀書會#18:【社會】大學何價:大學教育與商業化之間的衝突

「大學何價」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開始之前,這是一本有關高等教育商業化的書。在20世紀末,美國大學教育面臨了體育、教育、學術三個面向的商業化議題。當一間大學沒有足夠穩固的金源,學術標準是否會屈服於與商業思維的衝撞?


本書的作者是哈佛的前校長德瑞克 伯克,書寫當年美國大學面臨的商業化壓力,本書可以透過三個面向作探討商業化對大學教育的不良影響

1.     校際運動
美國的大學環境非常風靡校際的運動比賽,規模遠超乎臺灣的UBAHBL,然而不只有對運動比賽狂熱的大學生,校方也從比賽裡嚐到了甜頭。入場的門票費還有其他相關費用都成為大學的額外收入管道。

然而在體育競賽越發狂熱的投入下,儼然成為各大學之間的軍備競賽,各大學都要極力招募最優秀的運動員,還有對運動場等設備進行投資。但作者指出,校際的體育競賽由於不斷的投入資金,已逐漸入不敷出。同時為了爭取運動員的加入,針對運動員的入學成績進行了大幅度的調降,影響入學門檻,運動員入學後也未能專注於大學教育,導致多數運動員畢業時的在學成績都在接近末端。
2.     學術自由
在學術上,如企業可能會對大學進行大量捐款或與教授合作,衍生了企業可能要求大學教授對合作的研究成果進行保密的問題,由於大學教授發表研究成果的論文等於對全球公開,研究成果公開可能造成企業利益損失,因此企業會要求教授保密或推遲研究成果,不利學術交流。

還有利益衝突的大問題,藥廠時常會贊助醫學院的各項費用,在企業大幅度的捐款及贊助,針對研究成果,勢必會有傾向贊助企業詮釋的壓力,根據研究指出,經藥廠贊助,研究結果傾向藥廠的比例較高,即便是在不扭曲的情況下,措辭的強烈、詮釋報告的方式,都會造成研究報告。不同的觀感
3.     教育商機
如現在在臺灣時常開設的開放式課程,還有其他形式如進修班或函授課程等也是大學的重要金源。然而網路課程,某方面其實也剝削了學生的實質權益,在美國當時的情境是繳了全額網路學費後,中途退課不退還。加上網路師生比相對高很多,而透過網路設備提供互動的成本很高,因此校方會盡可能地壓低課程中的互動機會,變相的剝奪了網路學生的受教權利。

4.     商業化的其他優缺點
然而,作者針對商業化,也有提出對大學教育有所幫助或能夠借鏡的部分。美國大學的經營效率低落,也缺乏節省成本的誘因。適度的商業化,帶入市場機制可以為節省成本與提高效率提升報酬,同時也改善大學的教學品質與教材也未能與時俱進的情況。然而市場需求也有可能讓大學研究方向忽略一些少含金量的基礎研究與專業領域,如歷史、人文等等,極力追求商業化。高等教育市場許多面向也難提供可供衡量的具體績效指標以供商業計算。
結語
最後作者有提供一些針對美國大學的規則制度建議,不過畢竟我們身在臺灣,在跨時空的阻隔下,針對狀況想必有許多差異,也很難適用,就不多提了。但在臺灣反而有另一些有趣的情況值得我們深思。近年來的幾次學術事件,如中研院長翁啟惠因浩鼎案遭起訴,以及臺大校長管中閔的臺大校長遴選事件,都有過度究責或是因為政治考量打壓異己的說法。原先許多立法是立意良善,希望保護大學或學術能夠避免利益衝突或規範商業化,但在臺灣,有些保護可能被利用成勒住他人的繩索。

這本書雖然有些年代,但臺灣近年來也面臨國立大學法人化的呼聲,美國曾經遭遇的問題,換了時空背景,也可能成為臺灣待處理或需要預先防範的課題,提前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好準備,是社會科學家的責任、義務與關懷。

大學讀書會#10:【政治】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國際關係當中,描述現有中美的關係,常引用源自於希臘歷史的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就是本書的作者Graham Tillett Allison。理論內容主要是描述現存的崛起國對於大國作為一個國際中相對關係位置的挑戰,導致後者必須對此進行回應,讓戰爭變得難以避免。

這是一個嚴肅而敏感的議題,而針對這樣的問題包含臺灣的身邊朋友在內,其實各有非常不同的理解、預測與思考。那在分享這本書之前,想先跟讀者做一個共同約定,希望將讀書會保留在一個中立客觀的知識場域,雖然談論的是無可避免的政治,但我們仍可以從中解析出一些客觀或盡可能保留客觀的認知與理解。

本書簡單分為一個大邏輯,幾個段落做論述

第一個段落是解釋歷史上現存國如何面對崛起國帶來的威脅,列舉了重要案例,包含英國對應德國、美國對應日本、雅典對決斯巴達。
第二個段落開始解釋美國在崛起過程中,如何確保了它成為國際地位的大國,在強勢而暴力的崛起過程中,並沒有來的比中國更文明。而進一步探討中國的崛起。
第三個階段則引用了哈佛著名文化研究的學者杭廷頓對於五大文明斷層線的理解,描述中美兩國在文化上難以彌合的落差。
第四個階段則是在論述之後,尋求和平解決爭議的可能。

在近代發生的16次相似,現存大國面臨一個崛起國所帶來的挑戰時,僅有4次以和平告終,而12次帶來的都是兩國之間的戰爭。推動兩國無可避免爭鬥的原因不是來自於單純的一條導火線,而是兩國本身在國際地位上就存在的結構性壓力。現存的國家對於崛起國的「恐懼」,讓戰爭難以避免。
修昔底德提出的關鍵詞有三個
  1. 利益:現存國家的存續還有對自己本身地位的保持,驅動現存國行動。就例如川普一直所提的,中國的崛起奪走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還造成了大量的貿易逆差,姑且不論這番對話的真實性,但這反映了美國長期作為一個國際霸權國對於中國崛起所帶來的相對平衡改變的不滿。同時人民幣的逐漸國際化,也造成美元作為國際交易貨幣的地位動搖,已經在可見的未來足以影響美國的核心金融利益。
  2. 恐懼:崛起國刺激了現存國家對於本身地位不保的妄想。在理解國際關係上,往往不能使用絕對的利益,例如全球化的市場開放會提升所有參與國的經濟等等方式來理解。而要理解相對的變化,崛起國面對自身上升的經濟實力,會在國際的金字塔當中,尋求更公平、更符合自身多方面實力的發言權與地位,例如20世紀的日本。帶來現存國面臨本身相對地位被動搖與追趕的恐懼。而即使雙方都已經理解到彼此的緊張關係而試圖改善,恐懼仍會在其中發揮作用,例如一方認為自身釋出十分的善意,另一方真實感覺到的僅有五分不到。而一方單純的防禦性策略或是必要的行為,則有可能被另一方誇大成威脅或攻擊行動的準備。
  3. 榮譽:國家對信念的自豪感與認同,美國提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中國則提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邊都向彼此的人民承諾了一個偉大的夢,民族情結讓領導者在處理國際議題時受到國內壓力影響,除了決策要安撫與考量人民的激烈反應,同時也會壓迫去作出非理性及服從民粹的妥協。

文明衝突
文明之間的斷層,是屬於中美兩國彼此之間最難以協調的矛盾之一,兩方在文化、思維上有許多不同之處。

針對政府的觀念,美國常認為政府是必要之惡,即便必要,但政府的本質仍然是負面的。而針對中國,這邊引用一個非本書的觀點,中國歷史常稱呼官員為父母官,針對優良表現的地方官員,多帶有肯定的意義。而進一步引申本書的觀點,中國的統治正當性來自於績效,例如共產黨帶領中國從被欺壓的百年國恥中重新站起來,以及對中國帶來的繁榮。

西方不斷強調自身意識形態的普世價值,並將不符合西方理念的國家定義為缺乏合法性。這樣的觀念很可能在中國的價值觀上並不受用。而我自己有時也認為,臺灣引申了西方的觀點,並把不符合狀況的所有國家定義為人權的落後國家不甚公平。
針對文化之中的衝突,民族情結與文化本身看待事物的觀點,讓中美兩國本身對置身於國際環境下,自身的核心利益有非常不同的認知,這樣的不理解,也是兩方會對於對方戰略誤判的元素之一。

最後,作者也提出了十二條的和平線索,試著從歷史的殷鑑中,找到兩國互動的可能轉機,並在結論中給出了四項的決策方向建議。不過閱讀至最後兩章,可以發現最後幾個章節是為了美國人而寫,像是一本提供給政府與美國人的建言書,是以美國的立場思考。

結論:
在中美兩國的夾縫之間,我們猶如擺盪在浪濤之中的小舟,兩方的爭執以及中國的成長,讓國際的空間顯得越發狹小。就像是在密閉空間當中,有一大一小兩顆氣球,而小的氣球不斷的膨脹,使得雙方得接點越發碰撞,而摸不清會從哪一個點破裂。導火線僅僅只是配角,而結構性的壓力本身,才是兩方緊繃的原因。
但即使身為個體,無法單純的影響或針對議題做出回應與行動。但不變的是,針對議題本身,我們都有義務去了解並深入,不是單憑表面或刻板印象,而是了解雙方的說詞、歷史與考量,就像這次的公投。
我想藉此偷渡自己對於現有臺灣政治的看法,中美在爭議面前,需要重新定義彼此的關係,臺灣亦同,大國小島,是非或溝通與大小無關,而各自存乎人心。

大學讀書會#09:【文化】中國人的性格



這本書出版於1890年,是一本最早期的,有關文化與人類研究的專書之一,對於中國人、或說華人都有很透徹的分析。

有一本同名書是中研院兩位院士共同所書寫,兩本書內容不同,本書出版年份比較早,探討的觀點多半也為西方對於東方的理解,探討的方式比較偏向於文化上的比較,在討論不同面向的同時,淺白易懂。中研院所著的另外一本則追溯了很多中華文化的經典,從學術上提供了很多深入的解釋。

兩本書的內容,不管是陳述方式或是閱讀難度都有很大差異,讀者千萬別搞混囉~

文化或民族的性格或許會因為時光的遷移而有所修改與調整,但本質上我想並沒有過大的變動。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也同時重新認識了當今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也對東西方文化有了進一步的思辨。

作者是一個傳教士,在撰寫與描述過程中,對東西方文化都同時進行了讚許與檢討,雖然仍不免帶有些許的西方本位主義,但在閱讀中可以發現他盡可能地保留了多元且公正的觀點,去評價、採證與了解東西方人的文化性格與社會特徵。

同時我們也可以很有趣的發現,在描述過程中,他有暗示並或多或少的預見了在現代,東西方之間彼此的角逐。而現今發生的許多時事,也可以從文化面上找到解釋,去理解事件發生背後的文化因素與可能原因。

擷取幾點我認為特別感同深受或可以與其他當代書籍彼此印證的觀點
  1. 面子
中國人是特別重視面子的民族,諸如我們在爭吵或面對事件時,常常需要「給人臺階下」或是讓人「面子掛得住」,不惜為了面子強辨或是說謊。好面子的特性也特別常在故事或是文章中出現,例如魯迅所著狂人日記中的孔乙己就是其中一個案例。

而調解爭吵的和事佬,也常需要顧及爭吵兩方的「面子」,保全兩方讓兩方都有臺階下,事情往往才能有個了局。俗諺中也常常有給你面子或是厚臉皮等等描述事件或個人特質的用法。
  1. 勤儉
從生活面上,中國人很少浪費,對於生活中的花費簡樸而計較。從飲食中,傳統的中國飲食會將調理的食材物盡其用,針對原料如豬肉的不同部位皆有所利用。

財務面上,根據2015年的資料,現今許多華人國家的儲蓄率也是名列前茅,某程度上的佐證了作者的觀點。

此外,我們也將勤儉,當成一個理想人格的標準推崇。例如說在選舉當中,可以看到不少身邊的人轉貼分享臺北市長柯文哲省錢、每天上班搭公車等等的新聞,可以看出勤儉,是在文化上,我們推崇與肯定的特質。
  1. 勤勞與漠視時間
在士農工商中,古代的科舉故事,如囊螢映雪、牛角掛書等等,都在讚揚與鼓勵人的勤勉,而古代的科舉常常有士人直到80歲仍然參加科舉。而繁忙與勤勞也同樣是我們視為一個理想人格的部分特質,套用在我們的社交生活中,會有身邊的人,在社群媒體上半誇耀的顯示自己的忙碌,展示自己的勤勞。

針對勤勞的特質,作者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但在下一個章節,也就是探討到時間觀的部分,也給予了收斂的評價。

作者認為中國人對於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針對時辰沒有明確的分界線,而計算時間的標準,例如一盞茶、一炷香等等的計算方式,沒有一個明確的量值。

為了驗證這個觀點,我也對身邊的朋友作了一些實驗,例如問身邊的朋友對於中午的定義,雖然區間大多落在11~13點,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的認知,看來時間的定義上,時至今日,還是有些許模糊。

對於時間的模糊,作者認為也造就了在作業上的無效率,模糊衍生了對於時間的浪費,在對時間缺乏精確計算下,原本可以透過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在更少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但滿足於使用無效率的方式。

依照作者的舉例
曾與中國的承包人和工匠合作建房子的那些外國人,有多少希望再度合作呢?這些中國人來得遲,走得早,老是停下來喝茶。他們用布袋從很遠的石灰坑裡一袋一袋地運灰漿;若是用獨輪車,一人可抵仨;但是誰也不這樣乾。如果遇到一點小雨,所有的工作還要停下來。這樣,花費的時間不少,進度卻很慢,往往很難看出這幫人每天到底乾了多少活。我聽說,有個外國人對他的木匠釘板條的緩慢進度很不滿意,於是趁他們吃飯時自己動手乾,結果完成了4個木匠半天的活。

意即勤勞未必帶來了更好的結果,對於物質的勤儉與對時間的浪費彼此收斂的情況下,難以表達結果上孰優孰劣。

  1. 負責
中國人的負責建立在社會團結的秩序上,中國人不僅要為個人負責,還要為同處在一個群體的他人一同負責。舉凡家庭成員與鄰里都含括在內,群體之內的人會彼此影響。例如孟母三遷、或是官員因為屬下或轄區出問題因而被認為包庇遭罪。最嚴重的就是一人犯法,株連九族,即便其餘都是無辜的人。

在官僚階層中,這樣的關係被不斷串連向上,上級為下級的行為負責。這樣的文化鼓勵了造假,當如實匯報會受到懲處的情況下,鼓勵了各級官員逃避責任。

類似的案例層出不窮、耳熟能詳。例如普悠瑪事件交通部長跟臺鐵局長下臺,又或是行政院長因為敗選下臺,後者針對行政院長職權與責任對敗選的關聯性真的只能打個問號。
  1. 猜疑
中國人普遍不信任外人,例如早期的外省人與本省人之爭、鐵窗文化、抓耙子的稱呼、對外姓人的防備等等。

法蘭西斯福山身為社會資本相關議題的研究者也曾提出過類似的說法。針對臺灣經濟構成中,極多數為中小家族企業其中一個解釋是普遍不信任外人。對於外人的防備讓企業體僅能給家族成員繼承,同時也不易引進現代化的管理制度。

猜疑本身也跟社會個體之間彼此缺乏誠信有關,無法否認的是,在某些層面上,確實證實了華人文化當中對於誠實的看重沒有西方文化高。

例如選舉氾濫的空頭支票,選民跟候選人都知道難以兌現,但依然在選舉文化當中層出不窮。
  1. 孝順與服從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很多中國思想中道德的本源,針對個人的道德缺陷,都會追溯跟牽扯到孝心的缺乏。在極度強調家庭關係的同時,也有一些缺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是對於子女列舉了許多關於孝順的義務,但缺乏對於父母義務的陳述。

中華文化的君臣、父子、夫妻,在傳統意義上,都代表了後者對於前者的服從性,甚至可往前追溯到陰陽地位的定義,特別是對女性的態度,在古老的傳統文化裡面被視為次要跟卑賤的,極盡所能的馴化了女性的從屬地位。或許可說是中華文化的陰暗面

另外,歧視婦女的觀念還滲透在文字中。作為客觀的表現形式,它經常引起人們的注意。一位傑出的中國學者,為了回答筆者的問題,仔細研究了一百三十五個以「女」字為偏旁的常用字。結果發現,其中十四個為褒義,如「好」、「嫻」等;其餘三十五個為貶義,八十六個為中性。那些貶義字囊括了漢語中最惡毒無恥的意義,如虛偽、欺詐、墮落、不忠、自私之類。三個“女”字組成的姦字,表達了“與未婚者私通、通姦、誘姦”等等意思。

結語
在同樣一個議題上,我們看到了文化的正面與負面,有讚揚、也指出了缺失。在面對東西方的比較當中,我們不能只用片面的思維去駁斥或崇拜外來思想,而是找出文化間的多元面向作立體的比較。

雖然這本書已經出版超過一個世紀,但我認為時至今日,還有許多我們可以學習與了解的部分。不只了解其他文化,更要回頭了解自己。
僅將這本書推薦給讀者們

大學讀書會#17:【經濟】全球化矛盾:教科書沒有提及的全球化問題


「全球化矛盾」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開始之前,這是一本講述全球化潛在問題的書,本書點破了全球化在全球廣泛施行下的矛盾,提供了比大學大部分教科書所講解要來的深入許多的答案。

在商管、社會科學相關的科系裡,經濟,特別是個體經濟是理解跨國交易、比較利益的基本概念,也就是依照比較利益,跨國交易必然使交易國之間彼此受惠,而課稅則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損失。

而本書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切入這個問題。19世紀的全球化自由貿易倚賴的是大國的武力。以大國的武力作為基礎,藉著先進國家的政府擔任強制執行者,以及部署在全球的軍事力量,替全球化做支撐,並降低跨國貿易、借貸等等的風險。

本書的主要論述跟據之一,即是自由貿易本身並不是一個自然生成的秩序,市場本身需要一個第三方,通常是政府,扮演維持秩序的角色。並引用了相關數據,檢視政府大小與經濟開放度之間的統計相關性,發現兩者呈現正相關,得出的其中一種解釋是,一國暴露於國際貿易的程度越大,政府也需要跟著擴張,市場與政府是一體兩面,彼此互補。

全球化本身存在的矛盾
重分配問題
經濟學也探討過名為外部成本的例外狀況,所有的交易、雇用、貿易關係都存在外部成本,除非將外部成本完全內化,否則無法計算真正的貿易利益。

全球貿易所帶來的所得重分配,也就是由於貿易的開放,部分的經濟利益由國內的部分群體轉向另一個部分群體,容易導致國內的非技術性勞工,帶來長期而難以彌補的所得損失。根據作者計算,在深度全球化的狀況下,因為貿易所帶來新增的1美元利益,會帶來50美元的重分配。

也就是假使一個國家,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達成進一步的全球化,國家因此獲得了1萬元的經濟利益增加,很有可能就有50萬元的利益,從弱勢族群被轉移到高階菁因份子手中。

金融全球化
金融的完全全球化更是一場災難,國際的熱錢大量流竄在不同國家,並非為了達成不同國家所需的資本分配,而是炒高當地資產價格,再進一步掏空,剝奪經濟利益。國際金融從景氣轉差,迫切需要資本的國家抽出資產,在晴天借傘,雨天收傘,最後受苦的則是當地的經濟。

不難理解為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支持全球化,而多數的弱勢族群反之,全球化的過程中,受到最大益處的是具有資本或高階人才,而缺乏這方面技能的弱勢族群則容易成為全球化的受害者。

受益於未完全全球化的發展案例:東亞奇蹟
在臺灣等亞洲四小龍還沒有成功發展前,國際盛行名為依賴理論的發展理論。根據理論,全球供應鏈當中,具有工業化的核心國,以及大宗產品的生產國。

在本書引用的論點中,工業化的核心國具有受過高等教育與具備足夠技術的人力資本,還有足夠完全的制度可以吸收其他國家的新技術。

而工業化的核心國與大宗商品生產國具有國際地位的分界。由於大宗商品國的跨國比較利益是輸出原物料,例如石油、農產品,缺乏多元發展的誘因,導致製造業被壓縮。在如此的前提下,缺乏技術累積,生育數降低遲緩,人口素質未提高,難以擠身國際供應鏈的更高地位。

東亞奇蹟則在某程度上提供另一個發展可能,東亞的國家施行保護主義針對重要部門與幼稚產業進行保護,讓新生的戰略產業避免競爭,同時鼓勵出口,如臺灣的半導體產業。

雖然保護主義在大多數情況下表現很糟,但在特定情境下,培植重要的戰略產業以獲得國際競爭力,是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可能,包含中國大陸在內,都走過這一段路,透過保護與成功的技術轉移,培植國家競爭力。

市場與政府誰優先
針對全球化在各方面的矛盾,作者認為完全而均質的超全球化不可能達成。最好的方式是市場必須遷入治理體系,重新正視每個國家必須要有自身的發展目標與各自的總體經濟政策,而非讓市場壓迫國家主權。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建構在全球層面的個別國家退出機制,為了達成其他國內的公共性目標,可以有限度的退出全球規則。

而先進國家也無權將自身的制度強加在其他國家之上,國際制度應該扮演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接合,銜接彼此主權間的互動,而非凌駕國家主權。

【0816】反正我很閒,念念書的概念 【中國人的性格】

反正我很閒,所以念念書的概念 這本書有點年紀了 簡言之是探討中國人的性格的專書,是當年中研院所出版,前前後後還出了幾個版本,雖然有點年紀,有些資訊可能會隨著時間過去被更改,不過不失這本書的啟發性。乍看之下這本書很接近心理學,但實際上更接近所謂的文化學。 書本形式是類似論文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