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書會#0:【分享】大學讀書會的起源與心路

我是一名大四生,文組雙理組,英文很差,成績普普,沒什麼專長,立志成為校園工具人。
在大一的時候曾經加進創業團隊,開始了解創業圈。一方面結識了很多在不同領域涉獵、成果頗豐的學長與前輩。
在大二的時候,開始接觸政治跟兩岸相關的課程,被訓練每週要讀完至少兩本書,在課程上面隨機抽問發表。
在大三的時候成功申請雙主修電機系,文組跨理組的初期,被電學簡單的虐了一波。
但是獲得了新的視角,去探討文組的所學,用新的角度檢視跟分析文理組之間的關係。
我的學習很雜,被一位很好的教授評論是菜盤上堆了很多菜,但不知道吃不吃的完,真的吞下去了又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消化。
如何專心的做好一件事情,不要眼高手低,是我必須面對的課題,也是我必須尋找的答案。

替未來找答案,尋找認同的歷程
身為一個大四生,走到求學階段的尾聲,面臨到的最大問題通常是:你要怎麼走進這個社會?
從學生身分到社會,是一個包含價值觀、生活模式、責任義務、團隊合作在內的全方位轉型。
學生時代的考試通常只能代表知識面向的評價,但走入社會後,別人對你打的分數就不僅僅只是知識,而是多面向的評斷你這個「人」。
所以我們會上網搜尋面試穿著、職場進退、社會潛規則在內的很多細節,或去實習了解企業跟社會的運作,一方面代表價值觀的衝突,另一方面則代表學生對於尋求社會認同的迷惘。
寫文章,是一個我尋求社會認同的方式。換位思考去詢問自己客群是誰,這個社會想看到什麼,當寫出的文章能獲得迴響跟認同的時候,代表著自己知識與觀點的被理解與市場化,是這個社會「需要」的東西。

我想寫什麼樣的文章?
我自己在校所學,認真培育的專業大概有三個,目前打算從這三個面向出發
政治與經濟:事實不能只看表面,它有很多種面向
臺灣常被詬病的問題是許多議題的泛政治化,從市井到媒體,把每一件事情都扯上政治,是非會隨著政治立場作偏倚。例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針對同樣一件社會案件,不同的媒體依照各自的藍綠偏好,做出非常不同甚至相反的詮釋。最後各自媒體的忠實聽眾,依照自己所喜歡的說法,去形塑了資訊的同溫層,針對不同立場的說法作曲解或抵制。
對時事去脈絡化的解釋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在臺灣的社群媒體常常可以看到不少針對時事的情緒性發言,但如果仔細的去詢問發言者。常常可以得到「聽說」或是標題殺人等等對於事情本身缺乏了解的印象性回答。
上面兩個問題放在一起會發現,其實臺灣缺的不是「談政治」,而是對政治與經濟兩者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與思考,去好好的「談這兩件事」。

商管與趨勢:把大事變小,把小事放大
商管跟趨勢通常是另一個主流大眾會感興趣的議題,例如Google最近做了什麼、房地產真的會崩盤嗎、虛擬貨幣會不會是一場泡沫、美中貿易戰後產業會受到什麼影響?
市場是一個不斷變動的東西,機會會隨著變動而不斷出現。從現在看回去,早期父母輩的年代看起來機會很多,而現在做什麼門檻都很高,不是要人脈、資金、就是機遇,但其實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機會,它會隨著發展而不斷出現。看看別人在做什麼,我們又能做什麼?
不同的商業模式多時候運用了消費者不同的心理預期,以及企業不同的思維與定位。一個很大的策略可能來自於簡單的邏輯,例如Facebook改變演算法,降低粉絲專頁的觸擊率。但反過來,一件小事情背後可能也反映了大市場的變動,例如北車金石堂的悄悄關閉,可能就反映了附近消費結構的變化。
資訊與科技:了解與善用科技
資訊是最好寫也最難寫,好寫在很多資訊相關的科技都會被媒體不斷地端出來,每個人都聽過大數據、區塊練、人工智慧。難寫在要把一個本質上很複雜的東西,寫出觀點並讓看文章的人能理解並有共鳴。
我認為這部分會是最難寫,但是最重要的一塊。科技本身存在門檻與壟斷,要讓大眾了解科技並善用它保護自己,是身為一個資訊學習者額外的責任。這是一個科技進步超越道德進步的時代,科技來自人性,但人性也會曲解科技。提供一點心力,讓大眾一起認識科技,是我想做的。

我是一個大四學生,我想藉著一個機會,寫出我能寫的與想寫的東西,藉著表達與反饋,替別人也替自己找到不同的觀點去看世界。
如果我的文章有幫助到你,或者想跟我討論文章的內容,很歡迎大家前往我的粉絲專頁按個讚,未來會進一步把新文章導往更貼近讀者的平臺,歡迎大家給予我文章與學習上的建議。

【0816】反正我很閒,念念書的概念 【中國人的性格】

反正我很閒,所以念念書的概念 這本書有點年紀了 簡言之是探討中國人的性格的專書,是當年中研院所出版,前前後後還出了幾個版本,雖然有點年紀,有些資訊可能會隨著時間過去被更改,不過不失這本書的啟發性。乍看之下這本書很接近心理學,但實際上更接近所謂的文化學。 書本形式是類似論文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