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當人工智慧已經能用照片辨識同性戀,我們應該擔心什麼?

關於AI

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慧都是我們平時常聽到的科技名詞,但我們在不瞭解一個科技的內涵與原理之前,不大容易對一個科技作出理想的判斷,包含它能做什麼,或是它不能做什麼。
簡單來說機器學習它是AI的一個分支,不同於我們平常編寫程式,我們平時編寫的程式通稱為Hard code,是由人所指定跟編寫出來的。而機器學習則藉由輸入、輸出、正確度、擬合等方式去訓練模型,藉由不斷的訓練提高準確率,而訓練AI,需要的是大量的資料量、運算資源(例如Google開放租借的TPU)、演算法等等。

我們知道的,比我們表達的多

這牽涉到所謂的博蘭尼悖論,人類所知道的東西,比我們所能表達出來的還多。也就是所謂顯性知識跟隱性知識的區別,我們即使能告訴機器我們能表達出來的知識,還有許多協助我們判斷的知識是我們無法明顯知覺或表達的。
記得有一個案例是曾經有公司希望能夠把一位麵包師傅的作麵包技術自動化,然而用機器做出來的麵包卻始終比不上師傅所做的。最終直接觀察師傅製作麵包的手法,發現師傅會不自覺的在製作過程中將手指插入麵團內,意外的製作出了好吃的麵包。
這也是人工智慧需要用訓練的方式去不斷提高準確率的原因,無法靠人類直接指示程式應該如何運行。
AlphaGo的新版AlphaZero,在訓練它的過程中,甚至發現不讓程式先看過人類古往今來累積下來使用過的棋譜,會達到更高的棋藝水準。
人工智慧也能比醫生更好的判斷X光圖,誤診機率較低,不過目前仍停留在輔助的角色。
人工智慧看似已經可以在某些層面上,比起人類達到更高的表現。
我想探討的是在這個時代下,人工智慧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因應跟保護自己。

我們在網路上留下的資訊能被拿來做什麼?我們又該擔心什麼?
這篇文章會先說人臉辨識的部分,也就是比較偏安全面的部份。

誰是同性戀?

2017年,史丹佛大學發表了相關研究,可以使用一個人的照片猜測他是否為同性戀,準確率高達男性81%跟女性74%,如果進一步使用不同的五張照片作比對,準確率提升到91%跟83%。
同時我們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上傳的個人照片與生物資料,甚至是我們早期協助在照片上面標註我們認識的人,都是協助訓練AI的一部分。
我們感到好奇的是,除了同性戀之外,AI還可以預測我們的什麼傾向。
同年,騰訊馬化騰表示騰訊已經可以用AI預測人的老化,進一步預測人的未來長相。
同時同性戀的研究發表後也有人開始擔心,這樣的研究成果會鼓勵機關進一步研究一個人的政治傾向甚至犯罪傾向,甚至到鼓勵歧視跟種族攻擊。
問題在於:這個社會需不需要這種技術?誰又應該持有這種技術?
面對科技進步,我們還缺乏一個明確的解方,包含如何去約束這些科技的使用。

我們能做什麼?

這是一個技術進步高過道德進步的時代,面對科技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教育。藉由人們對科技更多的理解,而非片面的認識,我們有機會藉由更多大眾的參與去約束技術的持有者跟經濟與政治菁英。同時也要謹慎處理我們的網路行為,包含在社群軟體上的過度曝光,也都可能將我們置於風險之下。

當一個科技對我們無論是幫助或是威脅都很大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恐懼它,而是應該更進一步了解跟貼近它。我們對它越了解,我們就離被它威脅越遠。
了解科技、討論科技、使用科技,是我們這一代的共同課題。

復仇者聯盟3:人性的路途與盡頭

 
漫威是做爽片的,我想這沒有太大爭議,電影裡面最值錢的就是特效,靠特效賣票房。但是看了那麼久,我們還是可以從電影的內容尋求其中可能囊括的人性內涵。
漫威的角色設定很有趣,在大量的系列電影人設裡面,描寫的角色很立體,特質重複度不高。就像無限寶石一樣,各自詮釋了人性中不同的特質與面向,討論了人生當中跟不同人事物的互動。

鋼鐵人:科技

鋼鐵人是系列電影的始祖,一開始就用了科技把觀眾拉入這個宇宙當中。一路貫徹始終的在幾乎每一部電影(奇異博士與無敵浩克除外)植入高科技元素,帶來不同的電影新鮮感。
鋼鐵人被塑造成一個天才,擁有全世界最聰明的腦袋與科技,靠科技解決所有問題。用科技讓自己存活、帶來財富、甚至解決未來的問題。他其實也代表了後工業化社會,在高速進步的時代下,社會對於科技的高度信仰與倚賴。相信問題可以被計算,科技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包含能源永續、災難的避免與預測、社會犯罪的預防、還有現存待解決的生活不便利性。
而東尼史塔克的成長曲線,其實也代表了文明社會的演進。從第一集的大自由主義者,反對政府干涉,我行我素。到了美國隊長3的時候,轉變成保守,認為自己該被約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奧創事件,科技過度演進帶來失控可能後,衍生出的不安感與約束。
第一集,鋼鐵人是動力服科技的唯一製造者。
第二集,開始有他人也能製造出動力服。
在復一,他在推核彈到外太空後,親身看到了更高階層的外星科技,自己再也不是最先進科技的持有人。
第三集,他在沒有科技的情況下被扔到荒郊野外,在最後大戰裡面,科技甚至不能保護他。
他認識也被啟發到,能解決問題的其實不是科技,而是東尼史塔克本人。
東尼最掙扎的問題是,他是科技也是進步的代表人,他理應比團隊裡的所有人更先進也更有能力進一步預防未來的敵人。計算風險的可能性,做最壞的打算與考量。
為了避免最糟的情況,他解決問題不太計較手段,只要轉化出來的結果是對的,過程的瑕疵可以被容許。也就成了跟美隊一個重要的對比點。

美國隊長:精神

美隊不被賦予太破格的能力,就是一個平凡人的延長線,他在十年來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卻有最高的諷刺性。他代表了最理想的美國精神,這個精神不一定代表了現在甚至近代的美國,而是一個客觀存在,可以被解釋的理想美國精神特質,包含了誠信、不屈服、自由、效忠。
美國隊長不是最強的復仇者,跟前面說的一樣,他很平凡,但他身邊卻聚集了最多的人。在三集的獨立電影裡面,他的行動每每都會吸引身邊的人加入他,即使剛認識不久的人都會為他賣命,他代表的是一個理想中的人物,他的古老美國精神隨著「冰封」被一絲不差的保留到了現代。
但也正因為此,在第二集裡面看到了他跟現代美國體制的衝突,這是一個諷刺與矛盾點,一個代表了古早的、理想的美國精神與效忠,卻變成了現代美國的大反制者。在復一當中他說軍人的使命是服從,在美隊2面臨了極大的轉變,在美隊3達到了高峰,美國精神的代表者成為了現代政府的最大反制者,甚至領導團隊對抗體制。

雷神索爾:身分

雷神之槌只能被符合資格的人拿起,這是故事的開始,也是啟示。槌子象徵著索爾的資格,也是王位繼承人的證明,是他身份的一部份。在第一集,他被奪去身分後又重拾。在第二集,他選擇背叛奧丁的指令,遵循自己的想法做認為對的事。並開始對奧丁作法的信任有所動搖,開始懷疑王位是不是會改變一個人。在末尾的時候,他試圖把鎚子歸還給奧丁。
在第三集對抗海拉裡面,海拉恰巧就是過去的索爾,好戰而擴張性的性格,索爾在對抗的是過去得自己。槌子被捏碎,流落到一個荒涼的星球。既不被承認是王子,也沒有人在意他,流落成一個角鬥場的戰士,身分隨著鎚子的捏碎,被硬生生的剝離,落到了社會的最下層。而在最後與奧丁的對話裡面,被反問是雷霆之神還是鎚子之神的問題。在現代文明裡面,身分是不是會取代一個人本身的價值。
優先認識職銜、學歷,再決定我是否要認識一個人,用標籤取代人的本質。結局有點理想化,不管有沒有槌子,索爾都是雷霆之神,但這問題在現代社會真實存在。

浩克:恐懼

布魯斯班納在電影裡的形象,基本上呈現的是畏縮、自我恐懼的否定者。從復一開始就可以看到他對於自己體內的浩克感到害怕,當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浩克的時候,他選擇遠離人群,自我孤立。在第二集的時候,班納害怕浩克的描寫被強化,在每次變身完浩克,他要跟團隊的其他人確認自己所帶來的損害,特別是在緋紅女巫造成他失控後,他在倒榻的大樓裡茫然地看著浩克所帶來的破壞。一方面浩克帶給地球人恐懼,但最恐懼浩克的反而是班納,當浩克越強,班納的表反而越脆弱。在雷神3的時候,浩克越來越能夠主導身體時,班納開始害怕自己變不回浩克。
浩克代表的是文明的失控,浩克的誕生來自於對美國隊長血清的研究,他的起源是科技,終點是失控。痂碼射線誕生的怪物最初是對核子武器的大檢討、反思與科技恐懼。浩克跟班納的關係不是靜止的,而仿似文明社會的變遷與移動。隨著浩克對於班納人格的侵蝕,有一種說法是這象徵科技社會的失控,當科技進展到一定程度,發展出了很多未必是社會”需要”的科技,過剩的、失控的、過強的科技失控,讓象徵人類理性的班納越來越弱勢。浩克在復3被薩諾斯打敗後因為害怕拒絕出現,他從恐懼的主動發送者成為了被動承受者,我想應該在復4裡面會有進一步的描寫。

奇異博士:渴望

奇異博士目前只有一集獨立電影,裡面陳述的是每個角色的渴望。狂信者卡西琉斯希望獲得永生、莫度追求平衡、古一不斷的試圖逃開自己的死亡、博士渴望治癒自己的手,魔法是連結這一切的媒介。在最開始的博士是一個極端的物質主義者,追求名利,極端的物質享受,有名車有名錶。他第一個反應是試圖用物質去解釋古一的魔法,不相信非科學非物質的解釋。東尼史塔克雖然富裕,但是他對物質其實很漫不經心。東尼史塔克是花花公子,他對物質是很散漫隨便的。相較之下,博士對物質表現的是細緻、精密與講究。
魔法有點像煉金術,某程度上是自身內心渴望的映射,將無法滿足的渴望寄託在某種神奇而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期盼上。而博士的成長在於放下渴望之後的接納,他跟古一的談話裡,古一到最後已經接受了自己的死亡,而博士從古一身上學到的是接納自己的失敗,還有放下治癒自己雙手,回去從醫的渴望。從放棄重新從醫,找到自己拯救更多生命的可能。
黑豹:理念
黑豹跟雷神都是國王,有些部分有所相似,例如說都跟自己的父親都有一段深刻的對話,也對他們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但他們在主要表現上有所不同。黑豹本身受到的最大挑戰其實是有關理念的挑戰。黑豹最開始代表的是一個傳統主義者,追隨古老的傳統,讓瓦甘達保持著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齊爾蒙格代表的是干涉主義者,主張瓦甘達應該主動去介入外界,平衡外界的不公義。在獨立電影裡面的每個角色大多依照自己的想法在理念的光譜上有所偏向。
有趣的是,黑豹的孤立主義與黑人未來主義,可以聯想到的是歐洲大陸與英美兩國的關係,美國英國都奉行過孤立主義,而當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大陸陷入戰火,對於歐洲的白人,美國可能也有過相似的辯論。當歐洲大陸陷入混亂,美國是否應該對歐洲的白人同胞負起責任,主動去平衡與干涉,還是奉行孤立主義的精神,是自己覺得蠻有趣的地方。

蟻人:彌補

彌補來自遺憾,一代蟻人皮姆漢克是一個自我否定的人,他有兩個遺憾,一個遺憾是當年黃蜂女在共同作戰任務裡面失蹤,讓女兒在沒有母親的環境下成長,這構成他對女兒接近偏執的保護慾。不讓女兒擔任蟻人,寧可將蟻人裝交給一個前科犯完成任務,這是他對女兒笨拙的保護與彌補。另一個彌補是教出了第一集的反派,他在反派身上看到了太多的自己,親手製造出了自己的敵人。所以他決定培訓二代蟻人,讓他把關鍵技術偷出,這也成為了第一集的劇情。
二代蟻人,也就是主角,他的彌補有關自己的女兒。被抓入獄服刑讓他在女兒的生命中缺席,離婚的老婆也在嫁給了另一個警察。他的所作所為是在贖罪跟導正自己犯錯的過去。兩代蟻人都是在試圖導正以往的錯誤,試圖去做一些好事彌補他們有汙點的過往。

星際異攻隊:家人

 
星際異攻隊的結構很複雜,包含了深層的心理因素。
第一集的一開頭,星爵的母親死亡,留下一個音樂卡帶當作禮物。音樂,是星爵跟母親的共同記憶,也是他跟這世界聯繫的重要方式,而電影裡面也插入了大量的音樂去呈現星爵這個人。他不管出任何任務都會掛著耳機,用跳舞拯救世界,當親身父親捏碎他的播放器的時候,也象徵在破壞他的聯結與回憶,他暴怒開槍打在他爸身上。
當他試圖控制自己的天神族能力的時候,他浮現的回憶是跟母親一起聽音樂,還有勇度教他事情,音樂是他跟家人的聯結,也是整部片不可或缺的色調。
在星際異攻隊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有嚴重的缺陷,不善表達而且幾乎都有嚴重的家庭問題。葛摩拉想殺掉自己的養父、星爵的父親伊果殺掉星爵的母親、星爵在母親重病的時候逃離母親,沒有見到最後一面、德克斯全家被羅南殺害,而且只能用言語表面去理解事情、勇度不善表達自己對星爵的關心,只能用凶狠的言語包裝、不斷激怒身邊關心自己的人,希望藉由他們的包容來確認愛的火箭浣熊、還有聽不大懂人話的格魯特。而這一群有缺陷的人,共同組成了一個有點像夥伴,又有點像家庭的團隊。
電影不是在陳述一個理想中的家庭,每一個人都不完美而且難以溝通,但是在關鍵時刻彼此沒有捨棄任何一個人。在第二集,星爵的父親出現的時候,冷血但有血緣關係的親身父親跟火爆難相處而且沒有血緣關係的後天家庭裡面,星爵選擇了後者。而且最後發現,其實自己理想中的父親,其實一直都在自己身邊(勇度)。
第二集裡面的伊果也是另一個啟示與討論,他跟星爵唱的歌裡面說到一個水手,即使他愛一個女孩,但是他更愛大海。在現實生活裏面也真實存在不少男性的事業心高過於對家庭的重視,把理想置於親情的前方。
最後一個比較立體的角色就是緋紅女巫了,她的轉變與角色立體感甚至比黑寡婦來的重要與明顯。
最開始的登場是個反派,意識到奧創要做的事情的危險與帶來的傷害,試圖去做一些好事。然而在她當反派不在乎後果的時候,她不大容易受到傷害與打擊。當她開始試圖去做一些好事,卻失去了更多重要的人。復2的時候,自己的雙胞胎哥哥快銀被機關槍射死、美隊3試圖拯救隊長,意外害死整層辦公樓的瓦甘達人民,復三被要求摧毀幻視。
她的愧疚感與自我責怪不斷堆疊,帶來進一步的角色曲線。
復仇者聯盟在延伸了這麼長的時光之後,角色各有特色與互動,雖然不否認有一定的公式存在,但在很多角色細節上其實處理的算是很細緻,還是有很多可以觀察跟衍伸討論的細節與架構。

大學讀書會#7:【商管】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

 ã€Œå‹‡å¾€ç›´å‰ 星巴克」的圖片搜尋結果
本書是由執行長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描述在2006~2008年左右,在外部環境的美國本土經濟泡沫化、速食餐廳麥當勞開始販售咖啡,內部環境的星巴克擴張速度過快、人力資本問題嚴重、品牌商品化的背景下,星巴克克服危機的歷程。
有趣的是,有別於其他商管書籍常使用數字資料、模型與清晰的架構書寫。這本書用了大量的對話,紀錄星巴克企業內部夥伴與外部顧客對於轉型以及星巴克這個品牌形象的直接描述。星巴克不同於大多數超商或是速食餐廳賣的咖啡,重視的是顧客體驗與文化價值,在因為那段時期的擴張而造成品牌模糊化,迷失於財報數字的過程中,對話恰巧就是代表了感性的質化元素,與財報的理性量化元素對比,指引了從頭拾回星巴克企業理念的道路。

在整體的轉型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切割成幾個時期去討論

問題期:品牌商品化的開始

在2000年,星巴克剛由Jim Donald接手擔任執行長,在這段時期,星巴克有過許多大膽的嘗試,例如跨出咖啡業,踏入娛樂產業,例如在店內播放及販售音樂CD、與唱片公司合作、進一步販售書籍與DVD。

此外,在這段時間,星巴克高速展店,可以推論從1996~2006年左右的過程中,星巴克從不到1000家擴充到13000家以上的的分店。在這一連串的決策中,星巴克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蜜月期。股價上升與高的營收成長率確實創造了很吸睛的財報數字。

但同時也開始帶給員工業績壓力,2006年開始來店顧客消費額減少,來客量成長趨緩,股價下跌。
本書的作者在開頭檢討出以下原因
  1. 自動濃縮咖啡機的引入改善了製作效率,但阻擋了顧客觀賞咖啡調製過程的體驗。
  2. 引入袋裝咖啡粉取代現磨咖啡,星巴克店內無法再聞到現磨咖啡飄散出的濃郁咖啡香。
  3. 提高坪效採用流線的店面設計,讓店內環境缺乏舒適感。
  4. 星巴克在各家門市供應熱食三明治,除了早晨的咖啡外,也提供早餐本身作為商品,但起司加熱過程中散發出的氣味蓋過了店內的咖啡香。
在探討轉型過程前,仔細思考上面四點,星巴克走的方向恰巧是現今超商跟速食咖啡中,所追求的效率化與多角化經營。如果說星巴克重視的是咖啡的體驗,在咖啡產出中一連串包含環境與氣味等等的價值塑造。那如同超商一般追求效率化與快速產出的品牌定位恰巧在光譜的兩端。

問題期可以看出星巴克第一次試圖轉型的失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星巴克的體驗很複雜,必須在服務跟環境上保有整體的一致性,並非一味追求產出。

轉型期:回歸本業與初衷

本書作者回歸後,制定了星巴克轉型的三大策略方向
  1. 改善美國門市的業務情況
  2. 讓顧客再度迷戀星巴克
  3. 針對星巴克本業展開長期性改革

具體落實的層面,我整理成幾個類別

新的消費產品

  1. 派克市場烘焙咖啡:根據星巴克的內部研究,雖然當時有在店內推出每日精選咖啡,但每天供應不同味道的咖啡,反倒會讓消費者認為店內供應的咖啡品質不穩。在需要兼顧品牌水準的前提下,公司內部針對綜合咖啡推行了一項研究計畫,希望能夠提供口感滑順的現煮綜合咖啡,最後開發出的產品即為派克市場烘焙咖啡。
  2. VIA咖啡:星巴克首個即溶咖啡,投資研發了特殊的保存技術與不斷實驗,用即溶咖啡的飲用方式,但保留星巴克咖啡的味道與品質。

鞏固顧客與改善消費體驗

  1. 購進新型咖啡機:在現煮咖啡的製作方式中,最好的方式是使用咖啡濾壓壺。藉由購置新型的克拉弗咖啡機,提升咖啡機產出的咖啡品質到接近現煮咖啡的水準。瑪斯璀娜咖啡機的引入則讓咖啡師傅更容易管控咖啡與牛奶的份量。
  2. 酬賓卡:類似現在的會員機制,在美國本土經濟泡沫化,景氣表現差並減少星巴克消費的情形下,用酬賓卡提供特定的優惠方案,鞏固原有的忠實顧客。加上提供把現有的隨行卡直接轉換成酬賓卡的功能,降低顧客的轉換與持有成本。
  3. 經營星巴克社群:推出自有網站,提供顧客與星巴克做直接對話的管道,顧客也可以透過這個網站提供營運建議。除了加強顧客跟星巴克的聯繫之外,以資訊角度來說,其實也是提供了星巴克作為營運參考的質化資訊。

內部調整

  1. 2008年星巴克在全美的7100間門市全面歇業,重新訓練店員調製咖啡的技巧與細節。
  1. 關閉600間營運不佳的門市:不以快速展店為推動星巴克營業成長的核心動力。
  2. 引入精實技術:類似於先前撰寫文章所提過的技巧,以減少浪費為目標。但星巴克更著重於精實製造裡面以人為本的思維,透過給員工或店經理更高的賦權,讓他們主動思考對各自店內最好的調整方案,透過賦予員工參與的權利,鼓勵了他們提供方案解決高階管理層不一定能深入每個門市處理的細節性問題。
  3. 結合社會責任:讓星巴克員工與企業理念更具責任感與榮譽感,包含公平交易購買咖啡豆、與小農對話等等,在社會責任實踐參與過程中藉由社會責任與榮譽感的賦予,凝聚員工跟企業體本身。
  4. 整頓供應鏈:在過去展店快速的擴張中,給供應鏈過大的負荷,但並沒有隨之調整與管理,造成了供應鏈的浪費與無效率外,造成了門市資源的缺貨,間接影響顧客對於門市的期待。在2008年訂單僅有3成的正確率能完整送達門市,經整頓後調整到9成以上的準確率。

分析與結語

以上其實僅僅只是轉型的細節與造成的影響,但我的觀點認為,真正重要的是怎麼去歸納轉型過程中成功與失敗的元素。
本書充斥著執行長樂觀自信的思考與文字,包含作者本人都表示很多決策仰賴他的直覺。然而這樣的領導方式引領了星巴克度過了美國的景氣危機與外來競爭者如麥當勞的挑戰。很有可能的是,作者本人認為仰賴直覺的元素,恰巧奠基在他對星巴克本身企業文化的了解與熱情。他不一定能夠透過清晰的語言邏輯傳達,但他腦海中有一個對於星巴克藍圖的想像,不一定能夠訴諸文字,但可以透過情境的對比、決策的判斷做表達。
在轉型過程中,星巴克面臨了很多阻礙,特別是外界的財報分析師。關店與重新培訓員工對一間企業來說,往往是承認了內部有重大的問題要解決,也常常被解讀為公司本身走向衰退的信號。作者對於星巴克本身的自信讓他更有能力去面對外界的挑戰,但他在展現自信的過程中,也會去適當地聽取跟篩選意見,是他的自信不至於變成自大的重要元素。
作者仰賴直覺選擇每個崗位需要的人才,但他在選擇過程中看到的是他所需要借重的對方的專長,他的自信同時給予了管理夥伴適當的場域發揮,讓自信能夠被妥善的傳遞,而不是擠壓管理夥伴的空間。
另一個問題是以人為本,很有趣的是在臺灣,超商咖啡的獲利能力已經大過星巴克。但是在作為咖啡,整體價值產出的過程中,星巴克傳達了更多的非語言訊息,並不是單純的數字能夠表達的。包含不開放加盟,全面直營以管控服務品質在內的管理模式,讓它的品牌定位更不容易被抄襲進而取代。但這或許也留下了書中未提到的缺點,在展店過程中,星巴克遇到的困難會比超商類型這種咖啡業者要來的多,在擴張過程中,員工的訓練不易。此外在咖啡製作很大部分倚賴人力參與的情形下,如門市的尖峰顧客量大,會更容易造成服務品質的下降。
星巴克近年的策略多是鞏固既有的服務價值與品牌定位,從本書的案例當中,第一次轉型的失敗與二次轉型的成功,可以看出維繫這個品牌需要的不是快速的成長率與銷售額,而是以人為本,從員工傳遞到消費者,不斷反饋互動所織就的社群網絡。
與其以咖啡業的角度看待星巴克,或許更應該將星巴克視為一個社群產業做討論,它具備有社群產業所需具備的多種元素,而以這種角度看待,或許我們可以發掘這個品牌涵蓋的不同元素與面向。



大學讀書會#6:【科技】失控的大數據:當企業比你還要了解你

這一本書的名稱叫做失控的大數據,乍看之下會是一本探討科技議題的書,探討在當今環境下的科技發展與倫理。

但本質上,它或許更貼近一本商管書籍,僅僅是將企業將商業邏輯跟市場趨勢原本存在的客觀事實進一步使用科技放大的過程。

可以用短短幾句話簡潔扼要的講解這本書:

//企業透過現代科技與商業手段,從不同顧客身上獲取他們對商品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攫取更多消費者剩餘的過程。//

多多少少,本書有些陰謀論的味道,在既有的商業邏輯上面加入了不少的道德批判,對於企業透過模糊價格、利用科技擴大影響力有不少批判,但不得不說仍有許多部份的舉例切實存在。
作者對於科技與商業行為的視角與觀點,很多部份上與之前寫過的另一篇文章大學讀書會#1:【商管】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相反。

這本書的視角從消費者出發,視科技為威脅,認為科技服務於大企業,營造對消費者的不對等,是一種權力往企業端的轉移與傾斜,認為免費必然付出代價。前一本書則視科技為進步,是一種豐富人類生活的進程,藉由數位資產邊際成本的降低,人類可以往更高階段的體驗邁進。

推薦讀者可以接續閱讀這兩本書,在同一個概念或事件上,會提供更多元而不單向的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本書的思維與探討,我認為有幾個順序:

大眾市場的崩壞

作者用汽車行業福特的崩壞與通用的崛起做舉例,揭示消費者的心理更偏好於客製化、獨一無二的產品更勝於標準化的產品,在單一化的大規模生產逐漸被多元跟小眾市場產品取代的情況下,消費者時常面臨琳瑯滿目的選擇,不易判斷價格。

在大眾市場不斷被細分的情形下,多樣化的選擇其實背後並不是競爭,而是針對不同偏好的消費者所提供的不同產品。多樣化的選擇帶來的不僅是好處,還有消費者越來越不易比較產品之間的差異性與實際"應付"的合理價格。進而讓企業端有機會針對不同消費能力與需求的客戶,推出接近他們願付的最高價格的產品,蠶食消費者剩餘。

如果以汽車做舉例:
同一個汽車廠商可以同時推出低階款的汽車與較高階的客製化汽車,兩者的性能有些許差異,但本身的功能性差異不大。客製化汽車僅提供了可客製的內裝與外型,或是其他的選配,但價格是一般車種的數倍之多。

在對廠商成本差異不大的情形下,可為不同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提供不同價位的客製化汽車,讓消費者願意把購買一臺車所願付的所有預算都掏出來,獲得更加豐厚的利潤。
在上面的例子當中,即滿足了本書的幾個探討問題,一是客製化產品未必反映成本,二是廠商越來越有能力從消費者手中獲取更多的消費者剩餘。

同時大眾市場拆分成小眾,也不利消費者互相交換資訊或聯合對企業體施壓,造成了進一步的權力轉移。

藉由數據所造成的知識落差,強化企業的議價能力

Google等企業可以藉由搜尋引擎、電子郵件或是社群網站,採集我們的數據,了解我們,甚或是操縱我們的行為。當企業比我們自身還要了解我們,而我們對企業一無所知時,消費者對企業的博弈能力逐步降低。
例如航空公司或酒店可能會蒐集瀏覽器的瀏覽紀錄,藉由你的瀏覽紀錄比對出你有”多需要”這張機票。如果瀏覽次數跟需要這張機票的程度正相關,就可能藉次評斷你比一般用戶更需要這張機票,在查詢的頁面網站偷偷幫你提高價格。

作者引用了經濟學中的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所有顧客都購買同一個產品,但每個人支付的價格不一樣。

例如我們的生活中,麥當勞或肯德基也用了許多方式來區別價格。
如果有使用過甜心卡的經驗,會發現單點一個主餐,配上甜心卡的薯條與大杯可樂,會比常見的套餐附餐(薯條與可樂)加大還要來的便宜。或是1+1的麥克雞塊(49元)配上其他搭配的配餐僅需要50元,都是顯著的例子。

如果是較高消費能力的上班族可能不大會在意套餐的價格,然而學生等族群可能就會斤斤計較的使用甜心卡或其他方式計算價差,吸引不同族群對相同或類似的餐點支付不同的價格。進一步的麥當勞報報除了區別市場外,也有可能會藉此收集使用數據,了解顧客的消費習性。

隨著Google、臉書、亞馬遜等大企業收集數據的能力不斷提高,會更有能力從消費者身上攫取消費者剩餘,賺取更為豐厚的利潤。

繁複的使用條款

當我們註冊網站或服務的會員,會附帶一連串繁複的使用條款,但使用者往往沒有耐心讀完,而即使讀完了,也未必能完全看懂使用條款的細節。企業可以不斷降低註冊程序的難度(例如綁定其他大型網站的帳戶,如Google、臉書),一邊提高解除協議的難度並把部分資訊分享給第三方。然而書中指出,這些”部分”資訊其實已然提供足夠的資訊可還原出使用者的身分。

交易的公平性

最終結合以上,本書的主旨主要是企業透過數據或商業模式等等,對消費者發揮了比以往更大的影響力的權力轉移過程。大眾市場的崩壞與企業對消費者的資訊不對稱都是重要的因素。作者認為交易依然是雙方「自願」的交易,然而企業更能夠找出消費者願意對產品支付的最高價格的情形下,產品的價格水準將普遍升高。

比起「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這本書,可以說本書的作者用了比較高的格局去探討市場交易的公平性,儘管視角很不友善。或者可以說本書的視角是更為學術的視角,用了較多的經濟術語與理想的角度探討了現代科技的趨勢變遷。本書作者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的作者則更相信科技的友善,兩相比對之下實在很有趣。

結語

其實也很高興的是,國際政府並沒有漠視在現代科技下,消費者過度暴露於數據環境之下的問題。因為自己也有在關心這方面的議題,像是之前就撰寫了有關人工智慧發展的文章【觀點】當人工智慧已經能用照片辨識同性戀,我們應該擔心什麼?。今年歐盟頒布了目前最嚴格的資料保護法GDPR,對於使用個人數據進行了嚴密的規範,也鼓勵了其他先進國家對相關的議題進行立法。雖然立法相對於科技進展,較為緩慢且需要時間去適應,但我認為我們仍可以期待這方面的議題可以持續的接觸與解決。

就像是之前說過的,科技會持續影響我們,要避免被科技威脅或是利用。我們應該做的是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貼近科技本身,越了解,越多人了解,我們就離被科技控制越遠。

大學讀書會#5:【經濟】高成長八國:金磚四國與其他經濟體的新機會

 
這一本書為金磚四國的提出者於2011所出版的新書,書名為(The Growth Map: Economic Opportunity in the BRICs and Beyond),中文譯名雖為包含金磚四國在內的高成長八國,以成長市場的概念描述包含金磚四國與另四國在內的共8個國家。但本質上重點仍以金磚四國為主。而作者面對經濟體之間的發展與競爭態度友善,以多贏的思維取代零和的視角
雖然距離現今已經有一小段時間,不過就長期趨勢而言,可以藉由理解本書著力解答一些問題。
  1. 了解西方看待其他經濟體的觀點,是視其他經濟體為機會還是威脅?
  2. 作者評估經濟體會設立哪些指標,精準度為何?
  3. 書中描述的經濟體所面臨的問題是否有著力解決與改善,藉由判斷主要的問題與環境,可以分析現今經濟體的狀況究竟為不可改變的大趨勢抑或只是短期波動造成的雜訊?
在分享本書作者觀點的同時,我也會加入一些時事與現況作進一步的分享,除了讓自己更新觀點之外,也將現況分享給這篇文章的讀者們。
評分標準
2001年,印度的人口結構相較於中國,更有利於經濟發展。加上為數不少的人口都能說英語,讓他們在全球市場上佔據優勢。中國與俄羅斯在全球經濟舞台上也有所表現。最有爭議的是巴西,在1990年代後期,巴西政府開始控制過去劇烈的通貨膨脹,開始發揮經濟體的潛力。
在對各國的成長環境評分時,作者參考了人口結構、使用科技、外部環境等等變數。人口越多,就比較可能有更多的產出,容易直接反映在經濟實力上。金磚四國目前人口加起來有將近30億人。從出版後仍持續上升,持續發揮人口上的影響力。
整體評分標準包含
總體經濟變數
  • 通貨膨脹率
  • 政府赤字
  • 投資支出
  • 外債
  • 開放程度
個體經濟變數
  • 手機使用
  • 網路使用
  • 電腦使用
  • 平均壽命
  • 教育
  • 法治
  • 貪汙腐敗
  • 政府穩定度
成長市場所需具備的條件
  1. 足夠龐大的人口與優良的人口結構
  2. 強近的成長跡象
  3. 夠高的成長環境評分
符合條件的8個國家有
  1. 中國
  2. 印度
  3. 俄羅斯
  4. 巴西
  5. 印尼
  6. 墨西哥
  7. 韓國
  8. 土耳其

巴西

巴西在21世紀以前,深受高通膨及不斷更迭的政權所苦,豐富的天然及土地資源一直無法被充分利用。2003年巴西勞工黨領袖魯拉(Lula)上臺後,持續通膨改善國內經濟,推行財政改革,提供經濟穩定成長所需的環境。在高穩定度的情形下,結合本身具有的豐富天然資源,巴西的潛力才開始真正發揮。

不過在2015年的時候(本書出版的數年後),巴西因為國內的石油公司貪腐醜聞、案卡病毒爆發、過度信貸爆發等等因素,經濟嚴重下跌,直至2018年仍未完全回復。

就本書角度而言,對巴西的經濟前景樂觀的重要因素為通膨在魯拉任內獲得改善,但2015年巴西最為嚴重且僵化的通膨問題又再度復發,2018年雖然開始緩慢復甦,但整體經濟前景仍有待商榷。

俄羅斯

1.人口結構

俄羅斯的人口結構不利經濟發展,且經濟結構也過於依賴能源及原料等天然資源。在人口結構面向上,大量人口外流加上俄羅斯的人民普遍不長壽成為經濟成長的很大阻礙。短壽的原因涵蓋一連串的因素,例如酗酒造成的劣質酒精過度飲用、藥物濫用、自殺、心血管疾病等等原因。普丁提出了一連串的補助與社會福利在未改善狀況作出努力。
如表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平均死亡年齡確實不斷提升,而人口也微幅成長,經濟前景可望改善。

2.能源依賴

俄羅斯的經濟結構相當依賴本身的能源跟礦藏,全球的油價會大幅影響經濟表現。如2008年全球油價滑落,俄羅斯GDP減少8%,股市總值暴跌70%。顯示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脆弱性,作者提出俄羅斯需要改善基礎設施、吸引外部投資、開放市場提高整體表現來減少經濟發展的風險因子。

印度

印度跟中國相同,都是人口基數龐大,人力資本很有利經濟發展的國家。多年以來也一直被視為中國以外,被賦予高度期待的市場。而印度的人口結構尚未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單論人口結構又比中國更適合經濟發展。且印度的經濟市場仰賴內需,比較自給自足,不容易受外部經濟危機衝擊,投資資穩定度很良好。
缺點是雖然大多數人對印度的印象都是理工科技人才與英語人才很多,但絕大多數印度人沒有受過教育也沒有機會接觸新科技,識字率在金磚四國中墊底。根據2015年UNESEO的統計,印度的總識字率為72%,且兩性識字率的差距高達18%。聯合國計畫開發署的教育指數計算中,印度的排名也落後在全球百名外,佐證了作者的觀點。
印度的經濟管制太多不利外商投資、國際貿易的開放程度不夠、官僚主義興盛也是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中國

作者對中國的態度友善,認為中國的優勢為比起印度更為接納市場制度、同時也積極學習英文。雖然中國面臨房地產泡沫的危機,作者的觀點為中國的都市化仍在持續進行,也就是有大量的人口依然希望從農村遷移往都市,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仍有足夠的基本推力推動房地產。此外,雖然中國面臨人口未富先衰的危機,但政府已意識到並轉向高質量的人才培育,利用人力資本的質取代量的衰退。
而從作者描述中國中,其中雖然有一些觀點我自己不盡然完全同意,例如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但仍可以學到的是西方如何看待中國,可以看到西方海怕中國的三個觀點。
  1. 西方大多數國家不信任任何形式的獨裁政權
  2. 對於中國是否正視自己作為全球大型經濟體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參與國際事務並負擔責任。
  3. 中國的崛起是否相對於西方的衰弱,也就是將國際關係視為零和遊戲,他剩我衰的觀點。
並提出1980年代,日本曾經也被美國視為威脅,並於廣場協議被要求升值日圓,降低日本製造業出口的競爭力,導至了日本失落的十年。認為如果美國的工業看不到復甦跡象,加上高失業率,中國卻持續強勁增長,美國也可能威脅要禁止中國產品進口,降低中國出口額。
本書正預言了近來的中美貿易戰,在川普美國優先的口號之下,美國本土所面臨的危機、觀點、與訴求。

結語:

這本書我認為即使在現今看來,仍有很大的參考性,作者的用字深入淺出,少用艱澀的專有名詞,特別是對於每個市場的分析,有助於作為一個入門書了解各個市場的差異性、困難、未發掘的發展潛力。

同時也可以比對西方的觀點,找出美國跟多數西方國家怎麼去看待其他經濟體發展,將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大學讀書會#4:【商管】精實創業:怎麼找到創業出現的問題

(圖片擷取自網路)
精實創業源自於日本豐田的精實製造,主要的核心理念為減少浪費與小量生產,在製造業一度有掀起一番革命,挑戰當時奉為圭臬的大規模生產制度。

作者根據精實創造的概念發想出精實創業的核心。在大多數人包含我自己以前的認知為,創業是無法被複製、難以被制度化學習的過程。
我認為這個想法有一半是對的,創意本身難以被教育,但這本書是教你怎麼去看待創意,又怎麼將創意藉由一個良好的制度與系統付諸實現。這番精實創業的理論被提出後,在創業圈也得到很大的迴響,取得一定成功。

書中大概可分為幾個關鍵架構去探討

最小可行產品的建立 

在自己的經驗中,創業失敗會有一種情況是,針對顧客的需求作出了過多的精美假設,在假想的顧客模型中進行了過度的延伸,最後造成結果的不如預期。

舉個例子,假使我今天獲取了很好的咖啡豆來源,可以包裝成產品銷售。品質比一般的超商咖啡豆更便宜、沒有苦味、產地更優良,而且售價可以控制得比超商的咖啡豆更便宜,分析了在地的咖啡市場規模,在臉書各地方社團放問卷調查。我假設推出之後應該要有很多人買,但經過實際擺攤跟販售之後,效果不如預期。接著我可能開始覺得應該是行銷做得不夠好,開始建立粉絲團、發文、舉辦試喝活動。但最後可能還是賠錢收場。更糟糕一點的,會開始回頭檢討市場,覺得是市場的問題。

上面算是一個蠻直觀的假設,身邊也有過朋友作過相類似的努力,樣本約有三次,也是一個創業中常會遇到的問題。也就是我拿出一個性價比照理來說很高的產品,作了很多分析與推導,當問題出現時歸因於我自己不夠勤奮,想試試看砸錢換市場等等。

終歸回到一個問題,我覺得我的產品很好,實際上也確實如此,但消費者就是不買單。

這樣一連串的精美假設很有可能造成了我們的盲點,銷售端「認為」消費者應該會在乎品質,但很有可能只是消費者上班買早餐的順手習慣,只是為了提神補充咖啡因,對品質沒有太大要求或不在意。

根據作者的觀點,針對這樣的可能問題或創業一連串遇到的需求跟產品不匹配造成的「浪費」,我們應該針對市場當中,我們對於需求的假設,製作一個包含主要功能,並能夠放到市場上實驗獲取消費者回饋的最低限度產品,去驗證對消費者進行的假設,發掘顧客的真實需求。而不是製造端以為的,或是顧客自我假設,但實際上不願意買單的需求。
在最開始的最小功能產品中,可以鎖定一些早期採用者,也就是對產品表現出最有需求的顧客。在產品只具備最低限度可測試的主要功能情況下,早期採用者比較能夠原諒錯誤與粗糙的部份,而且會非常積極的提供建議。

而後我們可以針對最小功能產品,用同樣的方式不斷進行改良與實驗。藉由不斷的作出小型改良,並放到市場實驗,我們可以獲得來自消費端的正確資訊,不斷地改良產品以符合市場真實情況。

在作任何開發之前,需要先問四個問題
  • 消費者知道自己有這個你想幫他們解決的問題嗎?
  • 如果可以解決,他們會想買這個產品嗎?
  • 他們會向我們購買嗎?
  • 我們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建立可靠的成長引擎

在藉由最小功能產品獲得成績後,作者進一步提出了三個步驟

  1. 根據現狀建立指標與基準線

根據最小可行產品所獲得的數據,例如使用率、平均消費額、轉換率等等建立基本數據。

  1. 從理想的方向調整引擎

針對業務的成長模式,確認理想的成長指標,用成長指標的方式去驗證後續的改良是否成功,而不是不斷調整標準,對於改良成果自圓其說。

  1. 根據持續的效果進行軸轉與堅持

根據效果是否良好,決定是否堅持,或是進行軸轉。

在成長研究中,必須持續進行快速且可以明確確認成效的實驗,同時也要特別提防所謂的虛榮指數,也就是實際並沒有帶來核心價值成長的數據。

進一步也以學生創業舉例,通常在作學生微型創業或是校內活動,最快而且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在臉書上設置一個粉專。而後不斷地想內容與素材,提高讚數,或是舉辦抽獎,吸引很多人在臉書上留言。

但如果讚數與抽獎其實沒有帶來營收的成長,它就變成一個虛榮指數,花費了大量資源,但只掩蓋了未解決的核心問題,營造一個成功的假象。

相似的還有產品的使用率或點擊率很高,但付費跟轉換率低等等隱藏的問題。

成長引擎大略可分為三種

黏著式成長引擎

這種成長引擎仰賴顧客的重複使用獲利,例如書中舉例購物網站,核心的指標為顧客保留率,若新顧客獲取率高於流失率,成長引擎的初步就可以說是成功的。


病毒式成長引擎

這種商業模式倚賴顧客作為一個宣傳推手,顧客間的訊息交換會迅速提高產品知名度。例如一些銀行的數位帳戶,會推出既有用戶推薦新用戶註冊的活動。當一名既有用戶可以帶進大於1位的新用戶,這個成長引擎就會成指數式的成長。


付費式成長引擎

舉例線上遊戲的話,當每爭取到一個顧客,如果可以帶來100元的終身價值,也就是每位顧客從加入到離開這個遊戲之前的總消費額約為100元。那假設刊登廣告等等的平均帶進每位顧客的顧客爭取成本為50元,收入即為淨值。

根據不同的成長引擎,擁有著不同的關鍵判斷指標,只有針對自己的核心業務有所了解,才能有助於判斷。

開發→評估→學習

針對最小可行產品,從針對假設進行開發,對於實驗所取得的數據進行評估,進而學習並回饋到下次的開發,調整方向打造成長引擎。作者提出越快進行這個循環越有利,當循環的越快,就能避免時間與資源的持續浪費。然而為了避免一味追求速度,造成不良的工作效果,作者進一步提出了五個為什麼的方法作為調節器。

五個為什麼

針對不同的問題,連續質問五次原因,發掘真正的問題來源
如果以網路賣咖啡作為舉例,在銷售量不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提出第一個問題
Q1:為何銷售量不佳?
A1:網站的觸及率良好,但轉換率不佳。

Q2:為何轉換率不佳?
A2:網站內容沒有辦法吸引顧客購買(架構、配置、動線)

Q3:網站內容為什麼沒有辦法吸引顧客
A3;購物車位置不人性化

Q4:為何購物車位置不人性化?
A4:設計師未能與外包廠商充分溝通

Q5:為什麼沒有充分溝通
A6:網站付費方案不支援、專案時間不足等等。
以上面這個很簡單粗糙的例子可以大概示範出,有些問題的根源並不如我們原先所預設,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是問題的根源所投射出的結果,來源可能是專案時間分配、資源配置規劃不良好,而非是行銷問題。然而在沒有抓出根源問題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導因出的解決方法是加強行銷。

小結:

這本書的內容圍繞在實驗與成長引擎之下,書中還提出了很多修正與調整的方法,但礙於篇幅有限,只能挑重點思維作介紹。整體精實創業的核心思維是藉由爭取時間跟快速實驗,避免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時間、金錢、開發等資源的持續浪費。用最快的方法找出最好的方向。如同前面所述,創業中的創意或許很難被複製與模仿,但我們可以藉由打造更良好的制度,讓我們的點子更好的被實現與送達目的地。

很推薦這本書,希望這篇文章可以作為一篇導讀,送給身邊努力的學生創業者們。


大學讀書會#3:【科技】巨科技:未來30年的科技與展望


(圖片擷取自網路)
這一本書是由20位科技作者合編而成,整體而言算是對科技抱持著積極樂觀的角度作詮釋跟分享。不過在前半段具有大量的科技名詞跟抽象化的概念,不是很容易閱讀。
敘述上是對科技在各個面向上作全盤解析,而非對單一面向作持續跟深入的探討。

從現代科技的發展,可以找到幾種我們最為關心的面向與質問
  1. 資訊科技:軟硬體與數據
  2. 生物科技:農業與醫療、生化科技
  3. 能源科技:能源能否永續
  4. 學者的最大分歧之一:科技的發展會幫助人類還是危害人類?

資訊:邁向後摩爾定律的時代

由於研發成本的提高,以及將晶片元件尺寸縮小的效益降低,已經越來越難持續發展。
以我所學的電機系來說,元件的縮小可以帶來運算速率的提升、電場加大減少耗電量、降低成本等等的好處。
在摩爾定律持續減退的情況下,必然得找出方法填補這方面的落差
  1. 軟體結構改革:藉由軟體結構的設計減少運算資源與次數的消耗,提升軟體效率減少對硬體資源的依賴。
  2. 專用晶片研發:為不同功能研發不同的專用晶片,用特化的晶片提升特定的任務處理速率。
  3. 由平面晶片走向立體晶片:處理器與記憶體交錯堆疊,藉由這方面的設計改革,可以大幅的提高運作效能,不過廢熱與供電問題嚴重。
  4. 量子電腦:量子電腦研發運作仰賴的量子態對熱非常敏感,需要完全密閉跟液態氮冷卻,環境需要精密調控。
  5. 雲端運算:砸錢建設大型資料中心,將使用者終端例如手機,所需要的大量運算移交給資料中心處理,減少我們平時所使用的電腦及手機等機器對於運算功能的要求。


生物:發展的機遇與倫理

基因科技跟軀體聯網是書中重點著墨的兩個未來發展,前者代表了可以對遺傳性疾病進行基因定位,好處是未來極有可能可以藉由基因改造根除遺傳性疾病與絕症風險,大幅提高存活年齡,甚至可以改變與設定子女的智商、長相、表現,後者則是大腦皮質與外界科技的直接連結,把思維連結上廣大無窮的網路,可以將資訊雙向傳遞,直接獲取廣大資訊或是由大腦操控外界設備。

兩者都會帶來相關的倫理議題,對於未來科技的想像,其實如影集、動畫等等的創作早已經先一步探討。例如對於基因改造的探討,在機動戰士鋼彈 SEED當中即有探討過接受基因改造的新人類與未接受基因改造的舊人類成為新一種民族劃分的界線,描述在社會上出現優生人類後,原人類成為了次等公民,兩者之間的對立與爭鬥。
侏儸紀公園與後作侏儸紀世界也是在探討基因改造的危險性,藉由基因混和改造的生物失控與反撲,只是電影文本想傳達的概念被恐龍特效的話題性給沖淡跟稀釋了。

軀體聯網的科技則有萬物皆可駭、系統權限可能被某特定主體控管的問題也不容小覷。當我們允許身體接受植入性的科技,外來科技也就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將身體的主導權交付給外界,出讓了獨立於外界的根本權利。

牽涉到生物的層面往往是科技最為敏感的倫理問題,例如人是否該被複製即為一例。最終仍回到了人類是否需要這樣的科技?誰又應該持有這樣的科技

能源:如何邁向永續

  1. 潔淨能源:作者指出,在現階段而言,太陽能以及風力發電已經有長足進步,狀態樂觀。’太陽能板占全球發電量1%,但裝置數量正在快速增加,而包含製程、轉換效率、太陽能板成本都有進步。風力發電則包含空中風力發電機、以及結合3D列印技術,加速製造流程跟減少成本。

    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由於供電量容易間斷,需要電網彈性因應、大規模能源儲存容器、分散式儲存設備配合。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過就自己的觀點來說,臺灣在這方面發展上可能容易遇到瓶頸與問題,德國在發展風力發電上具備條件與臺灣不同。臺灣的人口密集且位於地震帶,大規模的陸上風力設備如遇到意外倒塌等危機很容易造成死傷。另外臺灣地處季風帶,一年四季的風力方向與大小都不同,在這方面可能也會困難,不利發展,何況德國的工業技術、精密度、人才都大幅度領先臺灣,很難在數年內克服。

    不過這部分的疑慮經濟部也有提出解釋,一併附上經濟部的回應給讀者們,供讀者參考。

  1. 核融合:目前的核融合技術在商用化上還有很大的瓶頸需要克服,最大的瓶頸是製造核融合反應目前所花費的能量比本身產出的能量高,也就是成本大於效益。

    目前最大規模的相關研究計畫為坐落於法國的ITER,但預算跟進度都不如預期。近年來消息比較大跟樂觀的是中國在安徽的大量投資

  1. 煤炭:在再生能源進一步普及前,仍須仰賴煤炭等非再生能源,在減少污染的科技上,比較有名的是CCS技術,也就是俗稱的潔淨煤,方法是將發電過程排放的廢氣分離出二氧化碳,送至地底封存或是回收使用。但根據書本資料,目前僅有15個大型CCS計畫進行,但有1500座燃煤電廠正處於規劃或興建,顯見不夠普及。
潔淨能源不得不走,特別是中國在這方面需要投入更多努力。由於占比較大,中國的碳排放量成果會顯著影響到全球這方面的成果。而環境改善的成果也會反映在中國本身經濟成長的限制上。

科技來自人性,人性誤解科技

最後一章探討了科技自主性的議題,也就是科技是否作為一個行動的主體,去改變跟革新這個社會。

例如普遍認知的蒸汽機帶來了工業革命,運算科技,包含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塑造了現有社會的生活型態。科技自主的焦點在科技本身的革新,而非人所推動的科技的應用,也就是科技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社會,而非社會鼓勵了科技的發明。特別是人工智慧的出現,科技看似已經脫離了人類有缺陷的邏輯設計,可以自行訓練與發展。
但作者認為,與其擔心科技本身可能的反撲,不如更擔心人類誤解跟誤用了科技。就環境跟發展面而言,人類作為使用者,應該更負責任地去用科技處理問題。把科技當成一個自主行為者,某程度上是在轉嫁人類作為行為者,運用科技解決問題的責任。科技本身並不真正具有意圖,能夠引領改變的是人類。

人工智慧:未明的遺珠

我想有人注意到了,在前面的探討中,沒有提到人工智慧的議題。事實上這本書對人工智慧的應用面向也沒有太多的著墨。大多算是比較籠統的道德探討以及憂慮。
或許間接佐證了對於人工智慧的應用與極限,目前在學界及商界都還沒有太明朗的掌握,也有可能是人工智慧的應用範圍太廣,導致不知從何談起或預測。
人工智慧向來是個敏感議題,背後代表著人與科技之間主導權的爭奪與取代。但我認為就像是前面所提到的,面對科技,我們應該作為一個主導者,很多議題也會隨著時代被適應與調整,我們需要善盡保護自己的責任,不需要過度恐慌。

時代會適應科技

面對科技跟經濟發展,有些人態度悲觀,認為永遠是贏者全拿,例如物聯網、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的參與者多半需要極高的資本才能參與。我認為不然。每個時代的發展都會有自己的途徑,市場會不斷的淘汰舊有的事物並生成新的機會。
市場的本質是動態的,我們不需要去過度誇耀前一代所經歷數十年的房價低、經濟起飛、薪資成長明顯,或過度放大我們這一代面臨的問題,高房價、高學歷滿街跑、生活成本高。執著在每個年代面臨的不同環境無助於解決問題,每個時代都有我們各自要面對的山頭與關口。過段時間應該會再撰寫幾本有關的書,藍海策略與微權力,會進一步闡釋相關的論點,希望能替同時代一同奮鬥的讀者們做點貢獻,提供自己的觀點與解答。
如果讀者有想法或想跟我討論文章跟書本內容,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私訊我,一起討論跟尋求答案。
博客來網址:巨科技:解碼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社會大趨勢


大學讀書會#2:【社會】第三種猩猩:生物本能怎麼影響我們的社會行為

(圖片擷取自網路)
第三種猩猩:生物本能怎麼影響我們的社會行為

這本書的原版1992年出版,包含了地理學、生物學、社會學、文化學在內,結合了多個領域探討了許多爭議性的議題,依循著統計數據跟生物科學為基礎,解構了很多演化所驅動的社會行為。時至今日,依然影響很多後續的文化研究跟社會研究著作。
至今這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斷進行,相關研究也不斷的被推翻與重建,而這本書的很高價值是提供了一個觀點,以整體物種的生存作為視角,一步步去深入分析在社會上「人類」的表現跟原因。
用這本書,我們可以用另一種型態去理解社會學跟其他人文學科,對於這世界的很多困惑,提供「其中一種解釋」,但不能省卻自身的消化與再思考。
書中有些觀點為求保持原貌,不以有色眼鏡直接代為篩取,還是會盡可能呈現,如果有部分議題會讓讀者不舒服也還請見諒。

演化:用物種存續來重新檢視人類

這本書的視角,描寫了人類很多社會行為都是演化所帶來的本能與結果。
例如在哺乳動物中,雌性只有在進入發情期的時候才進行交配,而且會用外貌的改變、行為的表示去向雄性表達自己進入發情期,但人類女性通常排卵週期隱藏的很好不易發覺,以跟特定伴侶保持持續的穩定連結,避開異性的攻擊。

在人類的社會組織當中,為了保持基因的傳遞,家庭關係作為養育兒女是必須的,需要父母的共同幫助,許多演化、社會跟兩性行為,都是為了將家庭黏著起來,保持關係密切的群體。

然而在養育的負擔上,女性通常要承擔比較重的負擔,做為一種演化的競爭,以傳遞基因來說,生物本能驅使男性通常比女性更容易外遇。不過演化特質也僅有部分的決定權,最終仍由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與價值觀所決定。

兩性:我們怎麼選擇伴侶

相信大家都聽過門當戶對這句話,甚至被一些學者認為是鼓勵階級複製。那在其他面向上,一對情侶到底是互補還是相似比較好,似乎一直都懸而未決。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作者在這方面有提供些許解答。

書中指出,通常而言人往往會跟自己相似的對象結婚,例如價值觀、經濟地位、宗教等等,甚至於同類外貌的吸引力也較大。原來來自我們對於理想型的建構,是建立在小時候最常見到的父母跟手足,在基因相似的情況下,我們比較傾向選擇與我們在各方面相似的人做為伴侶。

性澤:演化怎麼決定我們的膚色

膚色,是我們識別跟分類人種常常看到的其中一個標準。問題是造成我們不同膚色的原因是因為日曬還是其他因素呢?
這本書的作者是地理決定論,本段跟最後一段都可以看到一些影子。
作者論證在陽光溫和的地區如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當地人依然有比較深的膚色。而東南亞陽光強烈的地方,當地人的膚色也只有中等深淺。

作者提出達爾文不同於天擇的性擇理論:生物有時會演化出某些對生存沒有明顯幫助的特徵(膚色或眼珠顏色),但另一個性別表現出對這種性徵的喜好,所以這樣一個不會對個體生存明顯產生差別的特徵因此保留下來。

語言:人類基因裡共有的藍圖

Pidgin,又稱皮欽語,它不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母語,是為了在兩個或以上使用不同語言的群體之間溝通,所以發展出的混和語言,在初期很缺乏字彙跟文法。而後經過進一步的演化,出現比較完整的文法後,就成為了克里奧語。

而轉變的過程是,有些小孩的雙親來自不同族群,因為在家中使用的是皮欽語,皮欽語成為了這些小孩的母語。小孩在一代之間將皮欽語演化成更進階的克里奧語。研究發現,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小孩,在接受了皮欽語成為母語的環境下成長後,所演化出的不同的克里奧語都具備了許多相同的特徵。其中一種很可能的解釋是,人類從基因裡繼承了相同的語言學習藍圖,才經由內在的語言結構慢慢發展出世界各地的語言。

為何人們愛喝酒跟主動挑戰危險?

生物會藉由一些明顯危險且對自己不利的行為,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
類比的話,可以延伸為,酒類本身對人是有害的,但我們常常可以見到傳統文化中,藉由敬酒、擋酒、宴飲表達男性對於酒精有耐受力、很會喝,當作一種男性氣概(基因良好)的表現。
基本上,可以將主動追求危險或是有害行為,視為一種古老生物本能上,雄性對於雌性表達我能夠承受得住這些挑戰,藉由主動營造不利條件來彰顯自身的力量與遺傳品質。
但書中提出,在現代社會的理性邏輯思考下,這是在傳遞錯誤的訊息。追求危險的生物本能在生命短暫與求偶過程快速的野生動物上,是協助他們在時間不足以計算彼此的遺傳品質時,快速傳遞所演化出的方法。
在現代化社會中,人類的生活與彼此觀察的相處時間更為長久,有足夠的時間去認識彼此的內在價值

地理:環境如何影響文明發展?

作者認為,地理很大部分的影響了文明的發展,特別是當地是否有可以被馴化的動植物。
可馴化的動物需要符合幾個條件:首先牠們必須要是社會性的動物,高度服從而且會成群一起生活,人類只需要把群體裡面受到其他個體服從的領袖轉移成人類,就可以自動變成這群動物的支配者。第二是他們必須要可以被圈養並交配,讓更符合條件的子代或特徵遺傳下來。

在被馴化的動物當中,軍事面最重要的是馬,騎兵的出現在軍事用途上有很大的影響力。直到近代的先進武器出現,才慢慢被取代。

適合馴化的植物則是自花授粉的植物。一顆可以自己開花並授粉的植物不容易混到其他野生種的基因,容易篩選出適合保留的特質。

而根據作者觀點,除了各地本身具有的易馴化動植物之外,歐亞大陸的馴化動植物可以很快地進行東西向散播,適應與原產地氣候差異不大的區域。反而美洲是屬於南北向的大陸,動植物難以適應不同氣候區的環境生長。地理決定了文明發展的速度與規則

後記

在社會學或經濟學裡面,根據不同的視角,會針對不同的課題做出解釋。
視角很多,有文化(儒家、天主、伊斯蘭、印度教、斯拉夫等等)、地理(氣候環境、動植物、水源、島嶼或大陸等等),會有很多不同的詮釋與理解,常常各自彌補了不同的面向與說明。
身為一個企管系的學生,我認為瞭解這方面,其實不管在商業還是學習都是有幫助的,商管的基礎學習通常對小面向的議題比較多著墨,例如產業的競爭對手、商業模型、消費者群體。經濟學跟社會學的幫助是,我們可以用更遼闊的視角,去看人與人在不同的文化與脈絡下是如何彼此互動的。它不是一個可以立即實用的技能,但是我們可以藉此看到很多時事之間,表象之下的脈絡,也有助於我們避免陷於片面武斷的思考。
寫這本書對我來說是個挑戰,除了有些議題比較爭議不好處理外,也很難援引現在的一些例子幫助讀者理解,如果之後有想到,會在文章或留言內補充。如果有對書本內容有些疑問或能提供給我的意見,也非常歡迎大家。
未來應該會寫一些文化上面影響經濟跟企業發展的名著,希望能夠準時完成。

大學讀書會#1:【商管】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

 

便宜沒好貨? 真的嗎?

常常聽到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的概念,那如果一個東西本來就免費,又應該怎麼去計算?
這本書是由提出長尾理論的作者所寫,提出我們大腦會如何處理免費這個概念,還有哪些商業模式運用了這樣的思維,。
書裡面結合了大量非主流經濟學、商業理論、心理學、甚至包含部分的宗教學,大體上是在探討數位時代下,邊際成本為零所衍生的商業模式與新型態思維。

免費的商業模式

在現今的時代下,受限於科技進步,大量的自媒體興起,包含Youtube、網紅、直播視訊、Medium等等,而在資訊的傳播邊際成本無限接近零的情況下,如何將龐大的流量轉變為現金流是許多商業模式的課題。
在資訊傳播成本為零這樣的前提下,關於免費作者提出幾種個案思路。

三方市場:羊毛出在狗身上

在傳統思維上,對於線上的音樂服務,我們認為它會打擊實體的唱片等音樂產業,很難想像現在歌手都會主動把自己的MV放上網路。
現今網路上也有不少小說作家會把自己的創作放在網路上提供免費試閱。
這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如果這些內容完全免費供應,那要怎麼營利?
免費並非永遠都站在營利的對立面,書裡面提出,在現今資訊邊際成本接近零的情況下,把創作內容放上網,平均每個人觀看的成本接近零,但作者可以藉此接觸更大的市場。進一步藉由實體演唱會、廣告等其他方式,賺取獲利。
或是廣告商利用提供免費內容的網站打廣告,將廣告費補貼進商品售價,由購買商品的人替這些內容買單。

交叉補貼:讓某一項商品的獲利補貼另一項商品

這是最傳統的免費獲利模式,並不單屬於數位經濟。
思考模式是藉由將不同性質的關聯商品,使某一樣產品免費,以帶動另一項產品獲利,以補貼前一項產品免費的成本。
經典案例是吉列刮鬍刀,免費的贈送吉列刮鬍刀的刀柄,帶動可拋式刀片的需求,把營利重心放在可拋式刀片。
現在電信商的續約贈送零元手機或者手機折扣也算是一例,藉由月租費帶來的獲利去補貼贈送手機所帶來的成本。
又或是所謂的果粉購買蘋果硬體,真正吸引這些用戶的往往是蘋果軟體上的使用者體驗,在軟體使用完全免費的情況下,硬體成為收入來源去補貼軟體。
通常適用的範圍是互補品,我們一般在做商業模式會直覺想到的發放試用品、試喝等等,跟這種商業模式存在本質上的差異。例如試喝未必能帶來充足的消費動機,如果顧客成功購買商品,往往是商品本身就具備足夠的競爭力,而不是藉由試喝額外提供新客戶的加入,兩種商業模式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大不同。

付費增值:那些遊戲的新台幣戰士

小時候玩遊戲我們常常會罵那些靠砸錢儲值玩遊戲的人,戲稱他們叫臺幣戰士,這正是付費增值的邏輯。許多線上遊戲的獲利模式就是讓玩家可以藉由燒錢來買虛寶或是獲得VIP特權
付費增值是我一開始就把一個軟體的初階版本或說試用版本免費開放給所有客戶,例如線上遊戲、部分新聞的精選、office軟體。
關鍵思維是讓客戶覺得初次的體驗性使用是免費的,使用體驗不錯後,願意為了更好的版本或是體驗掏出腰包。
每個線上遊戲都會有那些被戲稱為臺幣戰士的人,玩家常常覺得臺幣戰士討厭,反而間接證明了這樣的加值對他們而言具有吸引力。
但根據付費加值的商業模式, 會面臨到免費跟付費版本的功能差異應該怎麼設計的疑問。例如把免費版本的功能做的太好,讓消費者沒有誘因升級成付費版本。而免費版本功能太差,又不足以打開市場吸引廣大消費者使用產品,在總使用量小的情形下,即使付費率高,總營業額也很有限。
對此作者建議可以設定一個為付費版本對免費版本的使用量比率,假設設定比率為5%,則大於或低於這數字即分別證明了兩個版本之間功能上的差距。假使大於5%,則代表免費版本做的不夠好,可以進一步擴大市場,反之亦然。

免費的心理學

從商業模式可以看出,作者提供的成功免費模式通常有幾項特性。
  1. 免費通常來自於其他顧客群體的買單
  2. 買單的群體所獲得的產品通常跟免費產品存在差異
單就定價而言,零元的價格在消費心理上起到很特別的效果,喬治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家Nick Szabo提出心理消費成本的概念,即便我們將訂價訂的無限接近零,還是存在有所謂的認知成本作為消費的心理障礙。當價格從有價成為免費的無價格,需求會以非線性的方式大幅提升,被稱之為一分錢的差別(the penny gap)。
像是不少臺灣產品的定價也採用非整數訂價法,也就是298、399這樣的訂價模式,造成心理認知上的誤差,獲得比較高的銷售額。
然而免費並不代表會造成絕對的差異,擊敗所有有價的同類別商品。
即使在辦公室無限量供應即溶咖啡、飲水機無限供應水源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會在上班、通勤途中、中間休息時間消費星巴克、手搖杯飲品,原因是這些飲品可以滿足我們其他的需要,例如消費偏好、用餐環境等等,滿足顧客另一個面向的消費誘因與核心價值,有可能抵銷甚至超越免費所帶來的心理認知優勢。

臺灣的真實案例:蝦皮與Pchome

蝦皮從2015年入臺,在完全沒有使用者作為基礎的情況下,面對既有的購物平台,包含露天、Yahoo、商店街,到今天已經能夠跟Pchome分庭抗禮,免運費的策略功不可沒。蝦皮從完全沒有使用者基礎的網站,藉由免運費吸引普通消費者加入,再用大量的使用者基礎吸引賣家進入,成為一個完整平臺,可以看到免運費在消費心理上的充分吸引力。
免運費解決了消費者時常詬病,小額購買商品的價格比運費還便宜的問題。無門檻的免運拉攏了當時的很多消費者,填補了這方面的需求缺口。姑且不探討這件事情是否燒錢以及可持續性,可以證實的是免費在商業模式跟消費者心理認知上,具有很大的揮灑空間。從Pchome最終撐不住顧客流失,也跟進免運的策略裡面,也可以觀察到趨勢的演進與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智慧財產權的免費:盜版

剽竊跟仿冒是一個很嚴重的指控,至少對大眾來說是個非常負面的詞彙。
套入最近時事,中美貿易戰當中,美國對中國非常不爽的點就是認為中國長期侵犯美國的智慧財產權進行不當得利。在這邊先不做深入探討,但書中內容就特定面向上(並非指所有案例),有些仿冒品對產業本身有一定幫助。
中國具有很大的仿冒品市場,甚至北京還有一個賣大量仿品的購物中心叫秀水街,販售很便宜的名牌仿冒品,算是中國仿冒文化的投影。
書中舉出案例,2007年中國市場研究集團針對大城市消費者進行調查,發現其實中國消費者對於仿品跟正品的看待非常實際,名牌正品本身不只代表著使用價值,還代表著經濟能力的炫耀、社會地位的象徵。在仿冒品依然容易被在地外人辨識出的情形下,大眾還是存有購買正品的需求,只是經濟能力的不許可讓他們暫時屈就於仿品。
簡言之,仿品並沒有真正打擊到正品的市場,兩者更像是作為個別市場互不衝突。購買仿品的大多數人都是經濟能力不足以負擔正品的人,本就不是消費客群。然而,這些仿品的消費者,在使用仿品的當下,其實成為了正品的預備銷售市場。等待經濟能力提升後,他們更有動力去轉而銷售正品,用另一種形式替正品提升知名度跟銷售額。

當然這僅就純收益跟銷售層面去探討,沒有探討到期它包含創作者的心理層面不悅因素,但在這個案例上,就收益面而言,仿冒品有可能是對正品有正面效益的。

跨出思維的限制

免費來自於一項資源的豐富性,以書本內容來說,科技的進步造就了魔術大空間一樣的儲存容量跟網路傳輸速度的加快,資訊成本的便宜進一步造成了網路資訊的產出增加與傳輸加快。
豐富與稀少是相對的兩個概念,當豐富出現,另一個資源就變得相對稀少。例如處理資訊的時間。資訊的供給增加,但接收者相同的時間依然只能處理跟吸收差不多的資訊量。
相對於時間的稀少,對於資訊的浪費,就變成了一件可以被合理化的事情。例如當硬碟空間不斷加大,其實沒有必要花時間去刻意刪除一些冗餘的資料。對我們而言,花的時間比儲存空間還要來得「稀少」,在這樣的情境下,對於儲存空間的浪費似乎是可以被鼓勵跟擁抱的一件事。
這本書的作者對於免費跟科技抱持的態度樂觀,有些觀點甚至可能過度樂觀,不過我認為這本書含金量最高的部分是打破思維的限制。浪費、盜版這些詞,對我們而言往往有負面形象。甚至免費這個用字對很多商業人可能也代表了負面意涵,可能是品質低、營利低、不確定高的商業模式。本書藉由把成功的案例拉出,用靈活的角度調整視角跟思維,重新定義市場,在市場表面之外重新切入,是我認為在思維上比較大的幫助。

【0816】反正我很閒,念念書的概念 【中國人的性格】

反正我很閒,所以念念書的概念 這本書有點年紀了 簡言之是探討中國人的性格的專書,是當年中研院所出版,前前後後還出了幾個版本,雖然有點年紀,有些資訊可能會隨著時間過去被更改,不過不失這本書的啟發性。乍看之下這本書很接近心理學,但實際上更接近所謂的文化學。 書本形式是類似論文集,不同...